钢铁业联合重组大增肥
钢铁业联合重组大增肥
3月7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,“重组后,我们规模是大了,全国第一。但与世界钢铁巨头德国蒂森克虏伯相比,我们粗钢产量是它的两倍,但利润还不到它的五分之一。我们再不提升产品结构,规模优势将不复存在。钢铁业的重组,‘既要长骨头,更要长肉’” 。
真重组“生出”真金白银
谈及河北钢铁集团重组一年多的感受,王义芳颇为感慨,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,2009年,依靠全面的整合重组,河北钢铁集团全年节约财务费用3.6亿元,降低采购费用13亿元。
集团公司扎实推进发展规划、资产管理、资本运作、投资管理、资金管理、人力资源、市场营销的“七统一”,相继整合了进出口、矿产资源、采购、销售、技术研发等同类业务,实现了实质性的整合重组。
王义芳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,重组之前的唐钢、邯钢、承钢,同样是到山西购煤,由于相互抬价,大大提升了采购成本。现在集团统一采购,成本大幅下降。
联合重组还让公司避免了盲目的重复建设。集团否决了宣钢公司一项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热轧板卷生产线,换来的是把宣钢打造成‘精品结构钢基地’的发展规划。
王义芳表示,中国钢厂包括国企(央企、省属企业)、民企以及多元股份制企业,单靠市场的力量,根本无法实现行业的兼并与重组,这方面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,下决心推动行业的整合。像河北钢铁的重组也是“五上四下”,重组后的协同效应还是非常明显的。
大钢厂更要拒绝“大路货”
重组让河北钢铁快速长大,一跃成为中国粗钢产量第一大钢厂,龙头老大位置并没有让王义芳喜上眉梢,反而是忧从中来。
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,中国钢铁业不能贪大,做大更要做强。企业“既要长骨头,又要长肉”。毕竟企业最终还是要看赢利能力的。
对于政府强调的加快经济转变方式的号召,王义芳还是深有所思。他告诉记者,“重组后的河北钢铁与德国蒂森克虏伯,都是2008年的世界500强。我们列375位,它是74位。我们当时粗钢产量3328万吨,它是1580万吨。”谈及两个钢铁巨头的效益时,王义芳语调有些沉重。他透露,2008年,河北钢铁销售收入243亿美元(折合成人民币1650亿元,),利润40亿元,而蒂森克虏伯销售收入802亿美元,利润是33亿美元。从规模上看,河北钢铁确实上去了,但一谈利润,跟人家就有差距了。
“我们也认真分析了原因,我们自己的产品相当一部分是‘大路货’,虽然有一部分高附加值的产品,比重也只有10%-20%。即使是高端产品,跟对方仍有差距。”
对德国蒂森克虏伯进行认真考察后,王义芳还发现,德国同行除供应宝马、奔驰等高端板材外,还提供技术输出服务,介入装备制造业,另外还拥有配套的粗钢深加工业务,产业链延伸较长。它们甚至给宝马、奔驰提供车门这样的零部件。这些产业链都是中国钢厂不可想像的。
“中国钢厂一谈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,就是上板材项目,其实,比照外国同行,要做的工作非常多。但无论如何,产业转型是必然趋势。”思考着中国钢铁业的未来,王义芳非常自信地表示,河北钢铁在产品升级、产业结构转型方面将迎来一次重大变革,集团的规模优势将向产品优势完成一次历史性兑变。
|